跳至主要内容

恶魔是如何从前方攻击人的? Part 1

安拉swt在第7章高处章的第17节中说:

ثُمَّ لَأٓتِيَنَّهُم مِّن بَيْنِ أَيْدِيهِمْ وَمِنْ خَلْفِهِمْ وَعَنْ أَيْمَٰنِهِمْ وَعَن شَمَآئِلِهِمْ وَلَا تَجِدُ أَكْثَرَهُمْ شَٰكِرِينَ

然后,我必将从他们前面和后面,从他们右面和左面突然袭击他们,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是不感恩的。(7:17)

以下是Shaitan(伊布利斯)对真主的话。通过这篇文章,如果真主愿意,我将尝试解释Shaitan(魔鬼)如何从前方攻击我们。让我们准备好了解Shaitan(魔鬼)的策略,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地在真主的帮助下抵御他的攻击。

这是一段对“mim baini aidihim مِّن بَيْنِ أَيْدِيهِمْ”这个阿拉伯词语的深刻解释,它在这节经文中确实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在他们面前”意思。它更多地表示立即在你面前、直接影响你的东西。这不是遥远的事物。魔鬼是看不见的,我们无法看见他,也听不见他的声音。那么他如何从前方攻击我们呢?当我们睁开眼睛时,眼前的是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是在谈论我们每天看到的事物。人类有冲动的倾向,总是想立刻就扑向眼前的东西。魔鬼想利用这一点。有些事情就在你面前,魔鬼说:“来吧,尽情享受一下,没有那么糟糕。”他不希望你考虑某件事的未来后果。

他希望你只考虑眼前的事物。当一个人眼前看到酒时,他只想立刻享受。尽管知道它是有害的,但魔鬼不希望你考虑后果,因为那是以后的事,即远离眼前。我们变得像是现在立刻就想要某样特定的东西。另一个“眼前”的意思是指物质的东西。换句话说,魔鬼希望我们沉迷于我们可以看到的事物。例如,有人不断地想着他想要拥有的一辆车。另一个人不断地思考自己的外貌。所以一个人不断地迷恋物质、外貌、品牌、产品,以及我要炫耀什么等等。魔鬼不让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具有满足感和快乐。

在《世人章》中,真主说:“魔鬼在人类的胸中教唆”。在阿拉伯语中,“胸腔”一词实际上也用于指代情感。真主在古兰经中另一处说:“(真主)使一些信士们的心得到治疗”(9:14)。这意味着,当真主使用“胸腔”一词时,他实际上也指的是我们的情感、感受,包括愤怒、恐惧、爱、贪婪、吸引力、懒惰、热情等等。我们每天经历的所有这些情感都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是自然的。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魔鬼利用它们并操纵它们。他利用它们来搞乱你。就像他利用你的悲伤来搞乱你一样。

渴望某些事物并不是坏事。在天堂中,真主为我们提供美丽的花园、房屋、瀑布和许多其他事物。如果我们现在对这些事物不感兴趣,为什么会被它们吸引呢?事实上,真主使我们现在对这些事物产生吸引力,这正是使天堂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但问题在于,当魔鬼让这些情感失衡,并希望我们超越限制时,问题就出现了。人类渴望迅速得到东西。魔鬼利用了这一点。他煽动你的情感,说你为什么要等待,你现在就可以得到它。难道你不想快乐等等。在那时,你除了你所渴望的东西什么都看不见。它让你变得盲目,以至于你不想考虑之后会发生什么,它会对其他人或你自己造成什么伤害。这实际上就是魔鬼从前方进行的攻击之一。

当某件事物在你面前时,例如你正在驾驶汽车,而你卡在交通堵塞中,前方有一辆大卡车。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知道交通有多糟糕。你甚至无法四处张望,因为卡车太大了,你的视线完全被阻挡住了。这意味着当某件事物在你面前时,你无法展望前方。这正是魔鬼想要的一点。而实际上在你和我面前的是与真主的相会。随着我们每一次呼吸,我们都在走向真主。不管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那次相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魔鬼不希望我们看到这一点。他希望我们只看到明天与朋友的相聚,下一次度假计划等等,因为这些都在我们面前。他希望我们专注于短期计划,让我们忘记我们的长期目标。但真主希望我们考虑更长远的计划,即Aakhira后世。我们为此做了什么计划呢?魔鬼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没有方向,这样我们面前就没有目标。而真主为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与他相会。

另一件同样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是我们的焦虑和恐惧。魔鬼希望我们一直为未来担忧。虽然我们几乎无法控制自己,但我们认为我们能够控制别人的行为和掌控他们的未来。例如,当涉及到孩子时,父母认为他们在掌控孩子的未来。因为我们很容易忘记,掌管一切的是真主。真正掌控一切的是真主。但魔鬼希望我们认为我们是负责人,这实际上是只有真主有权利的事情。当我们试图去控制别人的生活,而实际上我们永远无法控制他们,我们会变得更加消极。当有人不断变得消极时,他就很难感恩。

看看这节经文的结尾。伊布利斯告诉真主,“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是不感恩的。”,因为我们对未来感到焦虑。我们担心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的未来。如果她说那样的话,或者她做那样的事等等。一直都是消极的。我们被这些琐碎的事情压垮,以至于忘记真主控制着未来。未来是他的,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我们有一个美好平静的日子或时刻,不是因为我们赚到了,或者我们计划好了,或者我们控制了它。而是因为真主给予了宽慰。我们的身体继续运作,是因为真主给予了我们能力。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以为我们必须自己找出并掌控自己的未来。

魔鬼最大的诡计之一就是让我们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当我们开始认为什么都不会顺利,一切都会变糟,任何事情都从未成功过,总是会失败等等时,他就成功了。我们变得如此消极,开始对别人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悲观,他又如何对真主抱有希望?那他如何以怎样的心态向真主祈祷?如果他内心已经接受了失败,那么一切都不会顺利,因为他对真主已经没有期望了。我们与真主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向他祈求,并对他抱有希望,但我们把这一切切断了。从定义上讲,魔鬼是没有希望的。他希望我们也变得绝望。

人类注定是有目标的。这本身并不是坏事,但魔鬼希望我们被次要的目标所消耗,他驱使我们沉浸其中,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其他东西。我们应该有目标。我应该对我的健康、教育、事业等设定目标。但我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这些目标实际上并不是我真正的目的。它们只是达到更大目标的手段。我们忘记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工作、金钱、房屋或其他世俗的事物。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将这些东西抛诸脑后。

我们在这里的目的实际上是为自己做一些善事。一些会比我们的寿命更长久的善行。这就是我们在今世的目的。如果我们有这个想法,那么我们的教育、房屋、汽车、事业等都会引导我们去做一些善事。现在这些事物有了目的。它们本身并不是目的。但是魔鬼希望将这些事物变成你的目标。例如,如果拥有豪华车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也实现了,但如果它遇到事故,成了废墟和浪费怎么办?所有的世俗之物都是如此,它们并不是永久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这些将会消失并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对我们毫无好处的目标呢?但是魔鬼不希望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他从前方进行攻击。

只有真主知道我们未来会面对什么,比如幸福、悲伤、一些特殊时刻等等。但有一件事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我们还有时间。也许有些人只剩下几秒,有些人可能还有几年,多或少,但每个人都拥有时间。而魔鬼再次从前方发起攻击。他希望我们对时间不加以重视。他希望我们认为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没有必要急于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除了满足我们的欲望。所以当有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他会说你还有时间。我们会因为浪费时间而毁了自己的未来。当我们浪费完它后,我们回头看,我们希望我们没有浪费这么多时间。于是我们变得更加绝望。这就是魔鬼和我们玩的游戏。

这些就是魔鬼从前方对我们进行的多次攻击。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抗这些魔鬼的攻击呢?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与平安)曾说:“哦,真主啊,我希望你向我展示事物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在面前看到的一切只是一个表象。它们背后都有真实和目的。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只看事物的表面价值,而不去探究它们背后真正的价值。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们有眼却不用去观察。(7:179)”这意味着他们没有用眼睛去看真实的本质,只是看到表面的东西。我们必须培养一种洞察力,去发现真正有意义和目的的东西。当这种洞察力产生时,我们对待时间的方式、对事物的看法、对价值的认知、对事情的优先次序等等都会发生改变。因为归根结底,我们剩下的整个生命只是我们呼吸的几个时刻,直到我们去与真主相会。

在审判日,所有一切将归结为一件事,就像真主在古兰经中所说的:“在那一天,人们会被告知:你把什么放在首要位置,什么放在次要位置。”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是首要的,什么可以等待,什么不那么重要。这就是全部。但是魔鬼希望我们通过让我们考虑错误的优先事项来搞乱,当真正重要的时候他把我们放在一边。愿真主使我们成为那些正确安排优先事项的人,并不允许魔鬼的耳语让我们分心于我们的目标。



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试图解释魔鬼是如何从前方攻击的。这些内容是基于我从努曼·阿里·汗兄弟的一次演讲中所做的笔记。[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伊斯兰与LGBT问题:重新构建叙事

以下文章基于卡尔·谢里夫·埃尔托布基博士(Dr. Carl Sharif El-Tobgui)在与保罗·威廉姆斯(Paul Williams)合作的《神学博客》(2022年7月17日)上的视频演讲,经过了轻微修改和注释,以便提高可读性。原始演讲的链接如下所示。 [1] 引言 今年的5月17日是加拿大反恐同、恐跨性别和恐双性恋日。在这一天,一张海报在加拿大一所大学的主持下宣传,上面描绘了两个戴头巾的穆斯林女性快要接吻的场景。 [2] 其他一些加拿大大学和高中也允许这张海报传播,以促进“多元的爱”。海报上还展示了一对混血同性恋伴侣、一对黑人异性恋伴侣以及一对由一位完全健全人和一位残疾人组成的伴侣,与两个穆斯林女性并肩,每对伴侣都在进行一种浪漫的行为。许多加拿大穆斯林对这张海报感到愤怒,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张海报明确禁止在伊斯兰教中进行的行为,却借用了穆斯林的专利象征(即头巾)。穆斯林社区进行了集体组织,并提交了一份由数千人签名的请愿书,从高中学生到穆斯林组织的领导人,要求该大学撤下这张海报。一位穆斯林写信给该大学说:“你们真可耻[...]对我的宗教进行如此侮辱性的嘲弄。” 不久之后,《LGBTQ Nation》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学撤下穆斯林社区抗议后女子戴头巾亲吻的形象》的文章。 [3] 大学最初对请愿书提出反对意见,承认这个话题是“复杂而交叉的”,但坚持海报将继续存在。《LGBTQ Nation》的文章以以下声明结束:“穆斯林文化本质上并非反同性恋:《古兰经》对同性恋没有任何规定(不像《圣经》);伊斯兰历史上充斥着公开描绘同性恋为一种美丽、平常事物的文本;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与基督教福音派、新教和摩门教相比,更多的美国穆斯林支持同性婚姻。” [4] 整篇文章从标题到最后一段都将反对海报的穆斯林描绘为不必要的“恐同者”:他们抗议的是一件据说他们自己的宗教经典没有谴责而他们自己的历史据称已经庆祝了几个世纪的美好事物。 然而,最终大学顺从了穆斯林社区的要求,并撤下了海报。这里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教训。值得祝贺的是,穆斯林社区——从那些有智慧和意识去辨别对伊斯兰教教义的颠覆的年轻学生开始,到勇敢发声的穆斯林组织给予支持——都做出了贡献。即使面对文化、政治和资本主义精英的强力议程,穆斯林社区在信仰、真理和理性方面取得了一次小而重要的胜利。 正如下文所详述的,伊斯兰教对同性...

如何保持头脑敏锐—— 谢赫·哈姆扎·优素福

在这场引人入胜的演讲中,哈姆扎·优素福谢赫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深远意义,汲取了他在多样化教育环境中的个人经历。这些环境包括传统的美国学校、马林县的一所创新实验学校,以及与西非人和阿拉伯人的互动。哈姆扎·优素福谢赫强调了记忆、语言能力和讲故事在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认为,现代社会对电影和电视等外部刺激的依赖削弱了我们的独立性,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次演讲主张采用一种培养对学习的真正热爱、保护儿童的纯真,并灌输对语言和文学的丰富性与美感的教育方法。演讲以强有力的呼吁结束,呼吁培育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我想欢迎大家来到这里,特别感谢约翰·泰勒·加托远道而来,讨论一个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几乎让我们打哈欠的话题,那就是教育。多萝西·塞耶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谈论教育,因为我们都经历过某种教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经历过错误的教育。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的人,或许正是我们应该倾听的,因为他们对教育有话要说。 在来这里的路上,我在开车时想着我自己的教育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和在座很多经历过美国教育体系的人没有太大不同。我在加州上学,也在东海岸上学。我在想我的老师,因为老师是我们生活中如此有趣的人物。我想起了我的一年级老师吉尔莫太太——我记得她的名字。我能看见她的黑发,她是个非常高挑、瘦削的女士,几乎是经典的女教师形象。我的问题就是从那个课堂开始的。 然后我记得我的二年级老师,但特别是我的三年级老师威廉姆斯小姐,因为在三年级发生了一件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我被错误地指控了一件事,我记得当有人走进教室,凑到她耳边耳语时,我的那种惊恐状态。他们俩在所有这些小孩面前看着我,然后老师说:“哦,我们不喜欢做那种事情的男孩。”我完全不知所措,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我被带到校长办公室,用木板打了几下。这完全是操场上一个我的死对头的虚假指控。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品尝到不公正的滋味——我成为虚假证词的任意受害者,并因此受到了惩罚。这教会了我关于正义和不公的本质,以及当人们被冤枉、受到伤害时的感受,“injury”这个美丽的词源自拉丁语“injura”(不公)。 然后我记得进入四年级,福特先生。接着在五年级,事情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我有一个老师叫丹尼斯·哈斯林格,这是萨默希尔的开始。他读过……这是20世纪60年代,有很多实验性教学,我们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教学领域。...

折翼少年信仰史——郑益

折翼少年信仰史 毛货街中阿学校教义期末论文 折翼少年信仰史 学 校: 昭通毛货街中阿学校 班 级: 大 专 班 姓 名: 郑 益 指 导 教 师: 王 天 方 完 成 日 期: 2012/8/5—2013/1/4 目 录 前 言 一、解析无神论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二、破除对非穆斯林偏见,以爱示人 三、社会建构、边缘情景与终极信仰 四、驳宗教衰亡论 五、穆斯林生活的神圣感 六、断章取义,沉迷狭隘 七、念经大学生的使命 八、进化论的破产 九、接近发现“上帝粒子” 十、培养性灵,迈向成功 十一、疏远安拉忘创造,口是心非记主宰 十二、鬼话连篇的真实,真理之泪的涌现 十三、神圣世界的隐匿与重现 十四、中华文明的来源,信仰史观的重建 十五、从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看人与恶魔(摘) 十六、 从“我”剖析投析主道的精神 十七、言什么?语什么?觉什么?悟什么? 十八、末日信仰的艺术 十九、前定—幸福之歌 尾 声 前 言 从记事起,便仿佛记得,户口上写着回族,然而并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意,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它的要求,只记得这个民族不能吃猪肉,虽然这样说,但也经常吃.老爸只是自己不吃而已,也不阻止我;老妈是汉族,更谈不上什么禁忌了。 从小好像也听过不远处有个什么寺,但那时只是相当然的认为那里面是一群老和尚,并不知道还有清真寺这个名词,也从未听过伊斯兰、阿訇等名词,这些名词都是大学后才知道的。 刚到大学,有一个西宁的家伙叫安康,跑到我们寝室来串门,问我这是不是回族寝,让我们一起出去走走.于是我和室友杨绍欢就跟他一起出去散步聊天沟通感情,他们谈了很多莫名其秒的有关民族的事,我只是听着,也不感兴趣,只是礼貌性的笑笑.后来,我们走到了一个房子门口,他问我们礼拜不,我不知道礼拜是什么意思,就摇摇头.于是他就拿着一个像茶壶一样的东西漱口、洗脸、洗脚等.他旁边有个比较成熟的哥哥也在洗,我们简单的聊了几句,他叫沙漠,学食品的,几句简单的交谈很快就被他的气质吸引了,突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而后,他们进去礼拜了,好久好久都不出来,我和室友就没等了,直接去其他地方玩了,后来才知道那是斋月的泰勒威海拜,有二十九拜之多,怪不得要礼那么久。 过了几天,大学生活几乎进入正规后,学长学姐们组织了一个回族聚会活动,我那时对民族实在是一点都没有感情,实在不想去,后来听说是沙漠学长组织的并且他要做演讲,我才表示...